【环球报资讯】我和我的村丨牛圈,也与全球互联啦
2023-04-08 14:38:48 来源:光明日报客户端

讲述人:中国电信固原分公司派驻寨科乡东埫村第一书记 程占军

驻村的每一天,我都被这里的山塬深深吸引,因为这里生活着我们淳朴善良的父老乡亲。我和他们一起,在这片热土上用心描绘六盘山下的乡村振兴新画卷。

如何利用派出单位优势资源精准帮扶东埫村?这个问题一直萦绕在我的脑海。走访中发现,长期以来,农村基层党建一直按照传统方式开展工作,不仅模式单一,效果也不理想。我积极向单位争取,由电信帮扶援建数字乡村云信息平台,让这个偏远山区的村级党建搭上了信息时代的列车。依托数字乡村云信息平台的智慧党建,“三会一课”、主题党日、组织生活、党员管理等核心内容以短视频、图文、图表的形式直观呈现,搭建起了支部、班子成员结构模块、各类数据分析树状图,摆脱了以往党建工作抽象、繁复、枯燥的刻板印象,实现了可视化、窗口化、规范化流程,强化了线上线下同步管理,成为基层党建的创新亮点。


(相关资料图)

“这个平台真让我们开阔了眼界、增长了见识,太有意义了。”我将会议视频、活动照片剪辑并加载到平台播放,党员通过大屏看到后,觉得挺新鲜,很感兴趣。大家参会的热情高涨,精气神更足了,全村党员的思想观念也在悄然发生改变。智慧党建平台上线以来,以新颖的图文、生动的场景、全新的模式,如一股清流,吸引着党员的参与激情,党组织的凝聚力大大增强。

信息化还解决了基层治理的大问题。“养了十几头牛,家中还有生病的老人,忙里忙外顾不过来。要是能拉个网,装个摄像头,我在外面忙的时候就能看到家里的情况了。”丁汉林给我说了好几次,但都因为光缆延伸不到位而未能如愿,这也成了他的一块心病。他家位于203省道东侧,而通信光缆却在西侧,因为要跨越省道,难度很大。为此,我多次组织技术人员现场勘察,终于确定了加高线杆、飞线跨越的解决方案,为他和周围十几家农户拉了网、装了摄像头。

今年春节前,公司确定把东埫村打造为数字乡村示范点,经过对接,我们为70多个养殖户免费装上了高清摄像头。无论走到哪里,农户用手机可随时查看自家牛圈的监控画面,心里别提多高兴了。大家都说,这小小的摄像头,解决了我们的大问题。

在黄土高原深处,人们对文化有着天然的敬意,尤其对书画,是发自骨子里的喜爱。驻村中,有两个农户深深感染了我。一个叫妥建付,他家干净整洁的两间堂屋挂满了书画作品,古色古香的家具摆放有序;另一户是搞收藏的杨宗浩,也是字画挂满墙。我不禁思索,眼下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形式吸引力不够,如果以书画为切入点引领乡村文明实践,不失为一种好方法。于是,我决定试试。

经过筹划,我们在村综合文化中心举办了一次书画展览,邀请村民参观,这让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村民万分惊喜,他们想不到这些作品竟然出自本村,更加激发了他们对美的追求,于润物无声中受到文化的熏陶。

我趁热打铁,隔十天半月就组织村民打扫卫生、清洁环境。大家边干活边聊天,沟通多了,彼此的情谊就深厚了,邻里间的矛盾就越来越少了。同时,我们还开展积分兑换奖励,表现突出的还上了光荣榜,有效调动了村民参与文明实践的积极性。

我们入户必讲移风易俗,宣传低价彩礼,效果也很明显。村干部海林娶儿媳零彩礼、老支书嫁闺女两万元彩礼,一时传为佳话。这些做法,似春风化雨,浸润着村民的心灵,成为文明乡风建设一道靓丽的风景。

眼下,春风拂面,万象更新。我们每天迎着初升的朝阳,行走在广袤的田野上,继续描绘乡村振兴更加美好的画卷。

(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文攀 采访整理)

标签:

下一篇:
上一篇:

相关新闻

保险时讯